缙哥哥的博客
与你分享我的点点滴滴生活

吐槽一下当下最流行的微信阅读,让我们重归读书的时光!

280G全国流量的电信星海卡仅需29元/月,长期可续该套餐,随时可注销

最近,“一条”的创始人徐沪生写了一篇文章,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标题叫《独立思考的前提是你读过上百本经典》。这篇文章真切地说出了近一段时间来我内心的焦虑感。

尤其是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说,我们这些媒体人、专栏作者的那点小聪明,是茶杯里的几片茶叶的话,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作者)这种人的才华,就是漫山遍野的茶树林。我们茶杯里的这几片茶叶,泡几次,就一点味道也没有了。不过是把茶叶晒干了再泡、泡了再晒,自欺欺人到了疯狂的地步。”

我把这段话mark下来,转发给许多媒体和作家的朋友看——它多么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我们的时代病。这个时代病,是碎片化阅读、微信式写作年代最需要警惕的症状。

“碎片化阅读”的概念由来已久这里无需赘述,“微信式写作”是我在写这篇专栏时新想到的名词。

201508261346

何为“微信式写作”呢?

现如今,随着手机阅读的盛行,人们读到一篇文章的机会十有八九是通过微信朋友圈,于是任何文体的写作便都需要服从于微信传播的需要,对一篇好文章的考量,从过去的思想深邃、文笔优美、调查扎实、情节动人等等诸多要素变成了如今的一个短语即可概括

——“阅读量100000+”

为了达到这“阅读量100000+”的要求,无论是内容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地遵从了这样一些规律:

我们不再喜欢长文了。读文章的人说:“三四千字的文章手机动辄要下拉十几屏,看着费眼。”写文章的人说:“现在真正有利于传播的文章都是千字文,而且要多图!图要美!”于是我们放弃了那些深刻的思考、严密的论证和优雅的描写,转为口号式地下结论《你单身,是因为你……》《拥有这些思维,你还得再穷30年》《不要着急成为一个……》
我曾经花了一下午集中读了四五十篇这样的文章,发现它们有一套共同的思维范式写作流程,很容易批量生产,但这样的写作真的能得到快感吗?

我们开始标题党了。我的一位同事在我们公司原创微信内容的群里吐槽说:“现在只要在标题上写上‘深度好文’、‘多图慎入’、‘无Wifi环境慎点’,阅读量一定不会差。”群里所有成员无奈而会心地笑了——这就是当下微信写作和微信阅读的现实。

新媒体运营的团队招聘时,常有一条要求是“只招90后,网感佳者优先。”什么是“网感佳”呢?泡过论坛的、爱玩微博的、喜欢发朋友圈的。我曾亲眼目睹一位文字功底扎实的资深传统媒体人试图转行时被一家新媒体公司拒掉的事例,理由是“他连个微博都没有,毫无网感。”作为一个新媒体从业者我很理解招聘方,也许换我招聘也会如此。

但我也不得不叹息,我们为了追求所谓的“网感”,可能牺牲掉了广博的阅读洗练的文笔独特的视角这些代价真的是我们付得起的吗?

前些天罗缉思维团队给我寄了份礼物,收到快递时我想,怎么这么重一大包。拆开一看,是好多套书,全是罗缉思维最近力推的好书。每天早上听罗胖的推送讲起时,我曾好几次想“这书不错,我要下单一本!”结果罗缉思维现在像是洗好苹果并削好那样喂到了嘴边这一整套书。

可怕的是一周过去了,我发现自己连一本也没看完。是因为忙吗?确实有点忙,可也不全是——这一周我刷过多少次朋友圈,读过多少篇微信文章啊,可是以我阅读速度这么快的人,竟然一周连一本正经书也没有读完。想到这我吓出一头冷汗:这是有人喂到嘴边的书,我的阅读效率尚且如此之低,要是没有罗胖寄书来,是不是我也只是想想“我要下单一本”,到现在连买都还没买呢?那就更谈不上读了。而这样的阅读现状,实在是很可怕。

所以徐沪生这篇文章的出现给我们敲了很及时的警钟

“离开了学校、老师之后,你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各种媒体、新媒体,但是,千万不要跟着媒体去读书,去思考。

我也希望此刻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们,去拾起那些你们曾经敬而远之的经典,以亲近而非敬畏甚至厌弃的心,认真读、反复读、代入自我地读、远离手机地读……你会发现,文字之美好、句读之力量,真的并不在于微信文章之间。

——转自“草榴社区技术讨论区”

愿你投身于知识的海洋,用经典提升自己。

赞(1) 打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缙哥哥 » 吐槽一下当下最流行的微信阅读,让我们重归读书的时光!
如需 WordPress 优化加速、二次开发、托管等服务,可联系我购买付费服务:点此联系我 | 近期站内热门福利: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