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 Zúsānlǐ
[定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 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腓深神经。 [主治] 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赢瘦。 [配伍] 配中脘、梁丘治胃痛;配内关治呕吐;配气海治腹胀;配膻中、乳根治乳痛;配阳陵泉、悬钟治下肢痹痛;常灸天里可养志保健。
三阴交 Sānyīnjiāo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解剖] 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配伍] 配足三理治肠鸣泄泻;配中极治月经不调;配子宫治疗阴挺;配大敦治疝气;配内关、神门治失眠。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1)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2)孕妇禁针。血海 Xuèhǎi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简便取穴法] 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解剖] 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主治] 月经不调,崩漏,经闭,瘾疹,湿疹,丹毒。 [配伍] 配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曲池治瘾疹。 [刺灸法] 直刺1~1.5寸。
肺俞 fèishū
[定位] 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三或第四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三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 [配伍] 配风门治咳嗽喘;配合谷、迎香治鼻疾。 [刺灸法] 斜刺0.5~0.8寸。 [附注] 肺的背俞穴。
肾俞 Shènshū
[定位] 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 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配伍] 配太溪、三阴交治月经不调;配翳风、耳门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 直刺0.5~1寸。涌泉 Yǒngquán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第2、3趾趾指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足少阴肾经穴
[解剖] 有指短屈肌腱,指长屈肌腱,第二蚓状肌,深层为骨间肌;有来自胫前动脉的足底弓;布有足底内侧神经支。 [主治] 头顶痛,头晕,眼花,咽喉痛,舌干,失音,小便不利,大便难,小儿惊风,足心热,癫疾,霍乱转筋,昏厥。 [配伍] 配然谷治喉痹;配阴陵泉治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配水沟、照海治癫痫。配太冲、百会治头项痛。 [刺灸法] 直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肾经井穴。
大椎 Dàzhuī
[定位]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颈横动脉分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配伍] 配肺俞治虚损、盗汗、劳热;配间使、乳根治脾虚发疟;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双胆俞);配曲池预防流脑;配合谷治白血球减少;配足三里、命门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大椎、定喘、孔最治哮喘;配曲池、合谷泻热;配腰奇、间使治癫痫。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曲骨 Qūgǔ
[定位] 在下腹部,当前正中线上,耻骨联合上缘的中点处。 [解剖] 在腹白线上;有腹壁下动脉及闭孔动脉的分支;布有髂腹下神经分支。 [主治] 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阳痿,阴囊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 [配伍] 配肾俞、志室、大赫、关元、命门治阳萎、遗精(肾气虚型);配膀胱俞、肾俞、次髎、阴陵泉、蠡沟治阳萎、遗精、癃闭、淋症、阴痒、湿疹、带下(湿热下注);配中极、关元、肾俞治肾虚、遗尿、小便不利;配关元、命门、阴交(针补法或灸)治宫寒不孕、痛经。 [刺灸法] 直刺0.5~1寸,内为膀胱,应在排尿后进行针刺;可灸。 [附注] 任脉、足厥阴之会。
中医穴位很神奇!